对舌尖上的安全,消费者最关注、最担心。虽然监管的力度不断加大,但总有一些暗流在大家不经意的地方涌动。
一、瘦肉精卷土重来
在昨晚央视的3.15晚会中,瘦肉精又双叒叕一次被曝光!
从某品牌的火腿肠,到今年的“瘦肉精羊”,隔一段时间,“瘦肉精”就会张牙舞爪卷土重来,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。
比如,昨晚央视曝光的河北某养羊大县的“瘦肉精羊”——

据报道,河南郑州几个农产品交易市场,一些商贩并不在市场内销售羊肉,而是在附近货车上交易。商贩表示,这些羊肉无法通过检测,羊在饲养的过程中,就被“喂了药”。
所谓的药,也就是国家明令禁止的“瘦肉精”。有从业人员表示,加过瘦肉精的羊“一只多卖五六十元”,一般会在运羊车上装载几只没喂过瘦肉精的羊应付检查。至于这些羊肉的去向,一家肉联厂负责人称:“无锡有客户,天津也有客户,河南也有客户。”
也就是说,这些加了“瘦肉精”的危险食品已经流行全国各地!
那么,人人闻之色变的“瘦肉精”到底是什么东西?又对人体有什么危害?下面就能很好地说明问题——

许多人可能不知道,瘦肉精并不是某个药品的名称,而是一类药物的统称,常见的有沙丁胺醇、莱克多巴胺、盐酸克伦特罗等,原本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、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等疾病。
黑心商家为了牟取暴利,会往猪肉、牛羊肉身体里注射瘦肉精。这样会改变动物原本的代谢过程,促进蛋白质合成,加速脂肪的转化和分解,从而提高畜肉的瘦肉率。长时间的饲养下,药物很容易在猪的内脏器官里蓄积残留。
长期食用含有“瘦肉精”的猪肉和内脏会引起人体心血管系统和神经系统的疾病。通常表现为面色潮红、头痛、胸闷、心悸、心慌、骨骼肌震颤、四肢麻木等一系列不良反应。对心律失常、高血压、青光眼、糖尿病、甲状腺机能亢进、前列腺肥大等疾病的患者有较大的危害甚至危及生命。
二、如何规避风险 / 鉴别
建议去比较大型的超市买肉,或者尽量买大品牌、品质有保证的肉类。这些渠道的肉类为了确保品质,往往会进行瘦肉精的批次检验。
目前有些超市会把兽药检验记录表贴在超市的墙上,也有些会提供可追溯标签(或者二维码之类),通过标签可以追溯到具体批次的瘦肉精检测结果。买这样的肉类就可以放心很多了。
三、实验室如何检测瘦肉精
一是快速检测法:瘦肉精三联卡可快速检测组织中、尿液中、饲料中、血清中的瘦肉精含量,操作简便,整个过程不超过30分钟。
二是液质联用法:现有国标(GB/T 22286-2008)《动物源性食品中多种β-受体激动剂残留量的测定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》对动物性食品中多种“瘦肉精”成分可以进行检测,所用的液相色谱-质谱联用仪,可以将试剂盒漏筛、错筛的阳性 “瘦肉精”一网打尽。